西藏生态:“世界屋脊”筑起绿色高地
近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迎来“西藏日”活动。舞蹈《天湖之舞》、男声独唱《梦回草原》等拉开了活动大幕。以“幸福家园,地球第三极”为主题的“西藏日”活动展厅内,雅鲁藏布江河谷、拉鲁湿地、巴松错、鲁朗小镇等景象映入眼帘,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引人驻足观赏。
西藏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更加重视保护生态环境,采取综合举措,守护着绿水青山。
依法保护生态成为常态
2018年7月,西藏首例涉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林芝市巴宜区法院公开审理。被告人格某对检察机关指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当庭向公众赔礼道歉。
今年5月,巴宜区组建成立“生态保护无人机巡查队”,并上岗执行任务。这是西藏组建的首个“生态保护无人机巡查队”,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助力公益诉讼案件调查取证,开启了“检察+无人机”办案新模式,这为更好保护西藏生态带来新突破。
2018年9月,个体户王某涉嫌违法转运废旧电瓶等危险废物,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生态环境局核查发现,王某在未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的情况下,欲擅自将废旧电瓶等危险废物转运至安徽省。桑珠孜区生态环境局对其处罚金2万元,并责令其依法依规妥善处置已收集的危险废物。
在西藏,依法问责已形成一定的教育和震慑效果。西藏对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移交的7个生态环境损害问题进行专案盯办,对包括14名厅级干部在内的83人追责问责,给予39人党纪政务处分。
守护自然持续植树增绿
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规划建设73个管理站,聘用农牧民专业管护员780名,在管护员、执法、硬件设备等方面主动作为、试点创新,实现了从松散到严格管理、从开放式到封闭式管理、专业管护员从普通牧民到生态卫士的“三个转变”。
数据显示:管理站投入运行以来,收缴各类野生动物产品2587头(角、只),拆除野生动物重要迁徙通道上的网围栏9.56万米,阻截非法进入保护区46起406人次,羌塘得到了有史以来最严格的保护。
57岁的申扎县管护员格旺说:“我每天骑摩托车巡护20多公里,藏羚羊一年比一年多,一点都不怕人,知道是保护他们的。我还经常近距离拍它们吃草和奔跑的小视频发微信朋友圈。”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张天华说,2018年西藏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草地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等状况良好,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西藏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47个,保护区总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35%。西藏森林覆盖率12.14%,全区森林面积居全国第5位。
2017年,西藏作出力争用3年时间在海拔4300米以下地区全面消除“无树村、无树户”的决定,截至目前,全区7市(地)共消除1079个无树村和10.47余万户无树户,已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靠山吃山”发展绿色产业
在生态保护第一的前提下,西藏依托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生态旅游,旅游业已成为实现绿色增长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8月的西藏进入旅游旺季,在川藏公路沿途的昌都市八宿县然乌湖,雪山与森林作伴,湖水共蓝天一色,游人络绎不绝。然乌湖自驾营地区此前是泥石流冲沟,从过路游到过夜游再到网红打卡地,川藏公路沿途的然乌镇实现了华丽转身。
24岁的八宿县然乌镇来古村贫困户多吉在此工作2年多,已做到餐厅服务员领班,今年还学起了厨艺。“从2017年开始我就在这上班,跟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距家近能照顾家人和农活。”初中毕业的他曾四处打零工,收入不稳定,如今已成为家里顶梁柱。
西藏被誉为“亚洲水塔”,是我国水资源最富集的省区之一。西藏近年来大力发展天然饮用水,在增品种、创品牌和行业规范上加大投入,已把天然饮用水产业确定为富民兴藏的支柱产业。
记者从西藏天然饮用水产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天然饮用水生产企业35家(规模以上企业6家),设计总产能突破400万吨。据初步统计,全区天然饮用水产业实现直接就业近万人,带动间接就业近3万人。(新华社拉萨8月21日电)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之窗”或“西藏之窗”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中国西藏之窗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之窗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自治区调研组调研拉萨市扶贫产
- 西藏拉萨市城关区妇联发放贫困母亲
- 西藏拉萨市总工会启动2019年“金秋
- 西藏林芝市实现两万多人脱贫
- 西藏农牧民转移就业势头强劲
- 一线蹲点调研:西藏岗托村里话今昔
- 青海省甘德县三项举措推进低保兜底
- 青稞里的致富梦
- “招财树”结出藏家人致富的“金果
- 西藏林芝累计减贫2.3万余人 贫困
- 农牧民城市新身份“勾勒”西藏发展
- 西藏转让2项成果 带动当地群众增
- 西藏昌都芒康县结对帮扶助力精准扶
- 西藏自治区调研组调研羊八井镇易地
- 北京就业援藏招聘会在拉萨举行
- 西藏朗县洛龙村贫困户增收有“术”
- “气化西藏”改善西藏燃料结构 民
- 西藏朗县: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注入
- 小小辣椒,如何成为西藏卓村村民的
- 西藏错那县农村电商全面开启“互联
- 爱心企业向西藏日喀则市捐赠光能路
- 西藏林芝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下
- 西藏米林县塘崩巴村达雪家具制作农
- 一位援藏医生的“三把火”
- 安徽首位援藏女律师陈贤:法律援助
- 民族团结同进步 互敬互爱树模范
- 响鼓重锤,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西藏林芝市脱贫攻坚:下足“绣花功
- 致富不忘帮扶乡邻
- 喜迁新居
-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
- 把群众放心上 用实干显担当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决胜脱贫攻
- 观念变了 腰包鼓了 日子美了
- 海拔4700米藏区的“放不下”与“舍
- “行走的力量”正式启程 陈坤:希
- 西藏自治区税务局确保减税降费落地
- 西藏自治区残联慰问生活困难残疾人
-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召开老专家慰问
- TC公益团队青年志愿者开展义务导医
- 民改60年以来,西藏各类企业促生产
- 西藏籍高校毕业生注意:满足一定条
- 西藏完善社会保险 打造民生工程
- 西藏墨脱县茶产业 “一片叶子”富
- 西藏山南市曲松镇琼嘎村种植藏药材
- 产业兴了 百姓富了
- 产业兴旺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根基
- 西藏驻芒康县竹巴龙乡各村工作队做
- 西藏那曲市色尼区完善牧业产业链助
- 福建省福州市第九批援藏工作队:贫
- 西藏朗县拉丁雪村扶贫夜校“富”脑
- 重庆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肩负援藏
- 加强自我管理 发挥独特优势 高质
- 西藏召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
- 西藏巴青县扶贫水厂助脱贫
- 西藏强化政策宣传助力脱贫攻坚
- 西藏日报评论:消除绝对贫困 决胜
- 中国人的故事|高原最美医生的最美
- 西藏山南市旅游扶贫成效显著 农牧
- “最美支边人物”段玉平:在海拔47
- 西藏日喀则市仁布县切洼乡团结铺就
- 西藏加查县开展党员干部家庭助廉活
- 西藏拉孜县发展合作社助推乡村振兴
- 西藏自治区财政厅开展减税降费工作
- 西藏狠抓援藏扶贫项目落地
- 西藏日报评论员:脱贫攻坚取得关键
-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西藏那曲市
-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抢古村以牧区改
- 西藏林芝市市场主体达2.2万余户
- 西藏山南市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 驻西藏浪卡子县卡龙乡卡龙村工作队
- 三年援藏路 一世援藏情
- 西藏贡嘎县以“四个加”推动 “四
- 西藏山南市医疗卫生事业一切为了百
- 让群众享受优质医疗卫生资源
- 西藏墨竹工卡县21名村民在家门口实
- 西藏拉萨城关区妇联帮助妇女再就业
- 西藏拉萨市新增30辆新能源公交车
- 西藏拉萨“厕所革命”进行时 “小
- 西藏那曲市全面深入开展驻村工作
- 扶志·扶智
- 脱贫攻坚 驻村工作队任重道远
- 驻西藏琼结县加麻乡白松村琼结县工
- 西藏民办教育发展构筑教育多彩风景
- 内地西藏班(校)导学案模式下初中
- 西藏边坝县“传帮带”助推干部队伍
- 西藏日土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打通医
- 西藏拉萨市民社保卡一分钱可乘公交
- 西藏从“有学上” 到“上好学”
- 西藏驻墨脱县各村工作队深入推进疾
- 西藏民族大学驻村工作队合力畅通“
- 西藏举办健康饮水在行动公益活动
- 西藏专题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上半年西藏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 齐扎拉:用心用情合力推进搬迁试点
- 西藏班戈县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特训
- 西藏成办驻村工作队用心用情换取群
- 康明斯国六技术接受“世界屋脊”考
- 经济质量效益提升 西藏上半年GDP
- 稳步推进河湖长制工作 绘就拉萨岸